
日期:2024年10月4日-6日
地點:尼泊爾加德滿都
2024年10月4日至6日,尼泊爾加德滿都迎來了一場彙聚全球智慧的學術盛會——“何為文明? 展望人類未來「國際學術研討會」。 此次會議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ASIAR研究組主辦,加德滿都亞洲高等研究院(AIFAR)、北京師範大學科學與人文研究中心,以及美國現代轉型研究中心(COMIT)共同協辦,並由全球文明研究中心(IGC)贊助舉辦。
會議期間,來自中國、印度、美國、阿聯酋、巴基斯坦、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尼泊爾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餘位頂尖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本質、發展歷程以及未來走向。 與會學者來自歷史學、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個學科領域背景,他們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和分組交流等多種形式,就世界文明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展開了深入而全面的探討。
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學者們圍繞“文明的定義與多樣性”、“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與現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衝突與融合”以及“面向未來的文明發展路徑”等議題,提出了諸多富有見地的觀點。 其中,有學者探討了海德格爾、泰戈爾和康有為等歷史人物對文明未來的哲學見解。
出席者一致認為,儘管世界各文明在表現形式、價值觀念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存在差異,但在追求和平、發展、公平與正義等核心價值上卻具有高度的統一性。 因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應更加珍視文明的多樣性,通過加強對話與交流,實現求同存異、和諧共生的目標。 與會學者呼籲,各國應攜手努力,推動建立更加開放、包容、平等的國際文明交流體系,共同為構建人類未來的全球文明貢獻力量。
作為本次會議倡議發起者之一,香港大學教授宗樹人(Prof. David Palmer)強調了尋求文明共同點的重要性。 他說:「在當今充滿爭議的世界,我們必須優先考慮將我們團結在一起的共同價值觀,而不是只關注我們的差異。 “文明”(Civilization)的概念對於設想全球社會的願望以及建立指導我們共同進步的理想和原則至關重要。 ”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與會學者提供了一個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寶貴平臺,也為推動全球文明對話與合作注入了新的動力。 會議主辦方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ASIAR研究組表示,將繼續致力於推動全球文明對話與合作,為推動構建人類未來全球文明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並感謝所有協辦單位、贊助方以及與會學者的鼎力支援和積极參與,使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